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屈原的哲学观帛书《老子》与楚简《太一生水》(3)

时间:2020-11-18 19:16来源:毕业论文
在帛书《老子》中,一、二、三并不是简单的数词,而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古代哲学用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不是简单的行文重复,而是蕴含着

在帛书《老子》中,“一”、“二”、“三”并不是简单的数词,而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古代哲学用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不是简单的行文重复,而是蕴含着特殊的含义。在帛书《老子》的这段话中,“道”是世界的本源,“一”是混沌不分的状态,“二”则是阴阳,阴阳参合,生出和、清、浊三气,这三气分为天、地、人。自世界有了“天、地、人”三样,便有了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

(二)屈原与《太一生水》

首先要解决的是屈原是否有可能受到《太一生水》影响的问题。《太一生水》亡佚已久,在古籍中更是找不到关于《太一生水》篇章的只言片语。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回归到郭店楚简的发掘和考证中来。

经考证, 郭店楚墓的下葬年代, 在公元前278 年至227 年间。在郭店墓中出土了一只漆耳杯,杯底刻有“东宫之师”的字样(一说为“东宫之杯”)[ ][ ](P41)。这就表明,陪葬的楚简极有可能是“东宫之物”,即太子学习所用的书籍。一种学说,从产生到成为经典,必然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并且,从郭店楚墓中发掘出的其他楚简来看,它们的产生时期要远早于下葬的时期。而据游国恩考证,屈原卒于公元前227年(亦又公元前228年之说),与郭店楚墓的下葬几乎是同时的。故而,由此推断,屈原是有可能接触到《太一生水》篇的。《太一生水》中的“太一”、“天地”、“神明”、“阴阳”、“气”,以及“地不足于东南”之说,也都可以在屈原作品之中找到。

更加让笔者深信屈原受到过“太一生水”学说影响的,是屈原曾担任的官职——“三闾大夫”。 《楚辞·离骚》王逸序:“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日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昭”、“屈”、“景”三族,都是楚国王族的分支。战国时期的楚国名臣和高官,很多都出自这三族[ ](p218--p222)。屈原又曾任太子傅 [ ],这样屈原必然接触过《太一生水》。不仅如此,还要对它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探究,必然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另外,从楚人精神的角度来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P196)故屈原能借《天问》表达如此大胆而新颖追问。“……其对于鬼神之态度,为诗而非宗教的。至于《天问》一篇,则更对于一切人神之传说,皆加质问;对于宇宙之所以发生,日月之所以运行,亦提出问题。或者一般人过于‘信鬼巫,重淫祀’,故激起有思想人之反动也。”

(三)《天问》中的宇宙生成观

最伟大的问题从来都是直指本源。《天问》的开篇就触及到了这个被称作“哲学上的基本问题”的世界本源的问题。

曰: 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 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 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 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 何本何化?

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虽然《天问》全篇以质问的形式行文,却隐含了屈原自己对于宇宙的认知倾向。屈原认为,宇宙在没有形成之时,天地未开之前,是一团混沌(上下未形……冯翼惟像),昼夜不分(冥昭瞢闇);然后有了黑暗和光明的分别(明明闇闇);从而有了阴阳二气,阴阳结合产生了世间万物(阴阳三合)。 论屈原的哲学观帛书《老子》与楚简《太一生水》(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502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