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略论刘备形象的演变(2)

时间:2020-11-11 09:08来源:毕业论文
1、 来自底层的草莽之气 关于刘备的出身,《三国志先生传》中记载:先主祖雄,父宏,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1、 来自底层的草莽之气

关于刘备的出身,《三国志·先生传》中记载:“先主祖雄,父宏,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3](p2)可见,刘备本起于布衣,从小与母亲过着以买鞋织席为业的生活,可以说刘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小时候的他整日与下层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对老百姓的豪爽率真、勇烈冲动的真性情耳濡目染,这些都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自然也就对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国志·陈登传》中记载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共论天下人,许汜说:“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3](p84)他认为陈登这个人乃江湖之士,傲慢无礼。这时,刘备反唇相讥:“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3](p76)刘备和许汜的这番对话,真实地反映出了刘备率直、豪气的真性情。他深知陈登智谋过人、胆志超群,是一个不可多得、文武兼备的人才。当他听到许汜说陈登的坏话时,不管他国之名士的身份,对许汜一番大骂,可谓酣畅淋漓。这与小说里刘备畏畏缩缩、哭哭啼啼的窝囊形象截然不同。

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非常精彩的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张飞狠狠地抽了贪官污吏一番,真是大快人心,反映出张飞脾气暴躁、嫉恶如仇、鲁莽的性格。同时反衬出了刘备亲善爱民的形象,他在做县尉期间与民秋毫无犯,所以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上演了百姓为之求情的一幕。另外他急喝张飞住手还表现出大仁大义的一面。这是小说里的故事,但是《三国志》却是这样记载的:“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伐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都有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3](p13)这与小说里的说法完全不一样,正史中鞭打督邮的人不是张飞而是刘备。小说为了维护刘备大仁大义、贤明的君主形象,去掉了他身上鲁莽、冲动的性格特征,并将此事张冠李戴,让张飞“背了黑锅”。刘备是一个男子汉,本应保持头脑清醒,三思而行。但是他却被一时的情绪冲昏了头脑,为了一个区区县尉的官职,而迁怒督邮,狠狠抽他一顿。大丈夫何愁不能为官,他却因担心丢失一个小小的官职而怒火中烧,可见在他身上缺少一定的气度和风范,体现出来的却是率直、勇烈、易怒的真性情,英雄气概不足,草莽之气有余。

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备入赘东吴,是诸葛亮劝刘备去的。但是《三国志》上记载的却是东吴招亲时,刘备明明知道是“美人计”,但是面对诸葛亮的力劝不要前往,他不以为然,固执地以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明显地看出小说将刘备身上的草莽英雄志气抹去了。

他的这股草莽之气使之与曹操、孙权那些出生于官宦世家、乡绅土豪的人有所区别,吸引了一批与他一样家族背景浅薄、在所谓“主流社会”不受重视的人物。早期桃园结拜的关、张是“贩夫走卒”,资助他起兵的张世平、苏双是卖马商人,到后来追随刘备的赵云也是无名小卒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这些人在当时都属于“非主流”人物,但是都与刘备意气相投。至于后来的诸葛亮,说起来出身世家,其实也不过一个普通官吏的家庭,在隆中时更是要靠自己下地耕作来维持生计,只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的农夫罢了,所以诸葛亮也是一个“非主流”人物。在当时,诸葛亮愿意加入没什么资本的刘备集团,刘备的诚意是一个方面,但刘备对“非主流”人物的那种独特的感召力肯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略论刘备形象的演变(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454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