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京华烟云》中女性形象研究(2)

时间:2017-03-17 13:03来源:毕业论文
作为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家,林语堂对文学发展的贡献,不单单是创作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京华烟云》,他在文体创新和语言学领域的影响同样巨大。林


作为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家,林语堂对文学发展的贡献,不单单是创作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京华烟云》,他在文体创新和语言学领域的影响同样巨大。林语堂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发表文章主张文字改革,支持白话文运动;在国外求学期间,他钻研语言学,并编著了《语言学论丛》《新音韵检字》等理论著作,这些极具参考价值的著作对于深入研究汉语语言学具有很大的帮助。创作之余,他还大量地翻译出版英文著作如《吾国与吾民》《苏东坡评传》,这些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双向交流。除此之外,林语堂在中国文学史上还首次将英文单词“Humour”翻译成中文“幽默”,并主张以“闲适”为格调来创作小品文,幽默小品文的出现与推广大大地扩展了散文写作的内容与形式。
1938年,林语堂在美国翻译完《孔子的智慧》之后想要翻译文化史诗《红楼梦》,但是考虑到它离现实太过久远便改变了初衷,于是决定写一部反应中国现实的小说。历时一年,用英文创作的《京华烟云》(又名《瞬息京华》)便诞生了。作者将它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小说主要讲述中国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近四十年的兴衰沉浮和恩恩怨怨,结构宏阔,情节曲折,人物浩繁。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上卷《道家女儿》、中卷《庭院悲剧》、下卷《秋季歌声》。林语堂在这三卷当中,还不时地穿插了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二战等众多历史事件,内容上涉及到了中国百姓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爱恨情仇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1]虽说全书没有十分明显的线索,但它按照时间顺序将故事自然地向前推进,可谓浑然天成。除了写作手法的高超,林语堂还把传统文化隐匿在小说当中,借着塑造出的一系列性格各异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其演绎,褒贬,传承。
二、女性形象分析
《京华烟云》中塑造了众多女子的形象,有姚木兰、姚莫愁、孙曼妮、牛素云、冯红玉等等,她们个个美丽动人,鲜明艳丽。在此笔者只浅析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女子形象。
(一)“完美”女性——姚木兰
《京华烟云》是一曲女性赞歌,她以独特的审美观念展现了一群性格各异的时代女性。在众多的女性当中林语堂最理想的是姚木兰,他着力将木兰塑造成了集容貌、智慧、人格于一身的完美形象。
1.木兰的美
容貌之美。木兰是个极其美貌的女子,她美若天仙,倾国倾城。小说中有对她那惊世之美的描述:“除去她眼睛的迷人及低沉的音乐美,她的身段儿窈窕,令人目迷心荡。一如我们常形容美女说:‘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身体各部分配合比例的均匀完美,竟至于此极造物自然赋予她如此的完美,奈何!奈何!”[2]作者用这种笔墨描写木兰,勾勒出的美是多么的令人垂涎!小说中的美女很多,但木兰的美尤为出众。她与妹妹莫愁相比,“就是木兰的眼睛比莫愁的长,比起莫愁来,木兰的眼睛多情而富有智慧,脸上五官较为瘦削,轮廓线条较为清楚,眉清而目秀,比莫愁活泼愉快,生气充沛”[2]这些对美的比较也从侧面暗示了木兰容颜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总之,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比较,木兰都立体全面地向读者展现了她那如满月般美好的容颜。
才智之美。木兰不仅美貌,而且才识过人,聪颖非凡。受其父姚思安道家思想的影响,木兰自幼喜欢古玩字画,最令人称奇的是她还认得甲骨。小说第二章中讲到,木兰随家人逃难途中被坏人拐骗,之后被曾文伯搭救,曾文伯给她甲骨看,她一下子便认出来了。一个小女孩儿能够认得甲骨,足以说明小小的木兰聪明博学。多年后,木兰游玩泰山绝顶石时,对着秦始皇的无字碑深思,她感悟到“过去,现在,将来融合而为一体。”[3]生和死是自然间的一瞬,任何丰功伟绩、爱恨情仇都会在宇宙变化中幻化为无形。这种哲理的感悟既是木兰对人生的思考,又是她敏锐领悟力的外在体现。 《京华烟云》中女性形象研究(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42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