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从人教版《鸦片战争》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2)

时间:2019-08-19 19:27来源:毕业论文
其三,重视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一方面来说,史料可以直接的反映真实的历史,长期训练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及史


其三,重视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一方面来说,史料可以直接的反映真实的历史,长期训练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及史料的解读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文方式来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历史思文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一定的史料为基础的。所以,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思文能力。因此,提高对史料教学的重视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是,由于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还存在一些缺点,使得教科书中史料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史料的数量较少,史料的利用率较低,教师对史料的重视程度不够等方面。要想提高历史教师对教科书中史料的关注度,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教科书中史料选取的合理性、编排的科学性以及其必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鸦片战争》一课中的史料为例,来研究教科书史料的编排及其价值,并通过所选取的两位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分析教师对教科书中史料的运用情况,找到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不足,最后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建议。
一、人教版《鸦片战争》一课中的史料编排及其价值
人教版《鸦片战争》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在全书课文系统中为第7课,在教材第50~53页。本课包含“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战火再燃”三个部分。本课为单元起始课,是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反抗史的开端之课。下面我将具体分析人教版《鸦片战争》一课史料的编排及其价值。
(一)人教版《鸦片战争》一课中的史料编排
史料有文字、图片、实物史料等多种表现形式,但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大多以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为主。
首先,从文字史料看。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字史料的编排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其一,在正文内容中,直接引用一些简短的史料原文,如在课文第二部分“鸦片战争”中引用了“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杀贼”[1]。其二,在课文辅助内容中,从原始史料中选取一段原文,并且注上史料源自何处,有的还会在旁边附上问题。人教版《鸦片战争》一课的文字史料多属于后者。这是因为后者大都引用原始材料,一般不经过编撰者的改动,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并且有明确的出处,让材料更加客观。
人教版《鸦片战争》一课共引用文字史料两则,一则是在介绍“虎门销烟”这一部分时在下方的“资料回放”中引用了《林则徐集•奏稿中》的内容。
另一则是在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出现在课文“战火再燃”一目中的,位于课文辅助系统的“学思之窗”处,并设置了一个思考题:
一名英国侵略军军官,曾对圆明园之劫有这样的记述:“(纵火焚园的)命令发下之后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
在其右侧还附有一个思考题:为什么自诩为西方文明国家的军队会将东方文明的精华焚毁?[1]
其次,从图片史料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般比较重视文字史料,而往往会忽视图片史料。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对图片史料的重视度,也要将图片作为进行史料教学的重要部分。“教科书中在文字论述的同时配以相应的历史图片作为佐证,写出的历史就更具有可行性。更能真实、生动地记录历史。”[2]图片可以为学生传达历史信息,教科书在文字论述的同时插入相关图片可以使历史更加的客观真实。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们通过历史图片接受历史知识的速度要快于对文字史料的接受速度。图片史料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泼有趣,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历史信息 从人教版《鸦片战争》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79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