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模式研究(3)

时间:2017-01-10 15:55来源:毕业论文
二、汉语并列式复合词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在双音节复合词的演变中,汉语并列式复合词数量一度跃居各类复音词之首,很多对《论语》、《庄子》、《孟


二、汉语并列式复合词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在双音节复合词的演变中,汉语并列式复合词数量一度跃居各类复音词之首,很多对《论语》、《庄子》、《孟子》、《论衡》、《说文》、《宋书》等关于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等都有研究。对于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多方面综合影响的,可以词汇本体和人的认知两方面去寻找。
(一)构词素材的大量出现
汉语词汇本身有其特殊的构词特点,在上古时候汉语是以单音节形式为主的,一般一个单音节字又很多意义,不免会产生很多意义相近、相反的字,吕云生曾把这种现象概括为语言的模糊性:“所谓模糊,是指自然语言中的词所表达的概念,在外延方面没有明确、严格的界限,其边缘部分往往是模糊不清的” [3]。这些字是形成了并列式复合词所需的构词素材。
这些词的大量产生的原因,李仕春在他的《联合式构词法在中古时期最能产的原因》中有详细的描述,归纳为:1.客观世界中本来就存在相类似的事物,所以对应的语言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相近类义词;2.“词义的发展使一些本来意义不同的单音词变成同义词、类义词, 从而为联合式构词法提供构词素材”。3.“通语词和方言词可以形成联合式构词法所需构词素材”。4.“古语词和新词可以构成联合式构词法所需构词素材” [4][5]。
 (二) 人类的联想思文、汉民族特定的心理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当单音节形式的词出现的越来越多时,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得进行联想,这种联想分为相近、相反联想。人们的认知与联想,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使原来的并列式词组或短语逐渐凝结成词。这种词的联想是促成并列式复合词产生的心理基础。
而汉民族并列式复合词与其他语言的相比却多很多,因此,这也跟汉民族独特的思文有关。汉民族的整体观,注重追求和谐对称、追求形式美,这点在中国的建筑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在语言文字文学方面也有明显的体现。
1.被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刻在龟甲上的卜辞在龟甲的左右两边,形式上处于对称的状态,这不仅是为了方便记载观看,更体现了当时的汉民族已经注意到了形式美。
2.在看以后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赋,汉代的骈体文等都讲求语言的平仄相同、韵律和谐美,这无疑促进了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发展。吕云生的节奏说,也符合这一观点,他认为“有时为了节奏需要,为了加强文意、增强语气,作者也常常把同义词连在一起使用” [3]。有时为体现汉语语言的形式美,文人还会凑字,这也加速了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蓬勃发展。
3.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连文、对文”现象,也是汉语并列式复合词产生的重要原因。这一点韩丽在《论“连文、对文”与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中有科学的统计,比较让人信服。
4.古代工具书的编排以及古书的注疏与联合式复合词的产生也有关系。历代学者在编纂字书、韵书或注释古书时常采用互训、同训、递训等训释方法用意义相同、相近的单音词互相注释, 形成, 这样注释字和被注释字就很容易被连起来理解, 并且还可能把它们连起来运用, 用时间久了就凝固成为联合式复合词。
(三)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形成和发展
在上古汉语中单音词占统治地位,汉语缺少形态的变化,语言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同义词、类义词和反义词,形成了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构词素材;另一方面,人类对词的认知和联想提供了心理基础,当新的事物出现时,单音节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把能联想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并列式短语,久而久之,当这种组合频繁使用成为一种习惯时,并列式短语便凝固成了词。 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模式研究(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213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