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语言的轻浮化倾向(8)

时间:2017-01-08 11:31来源:毕业论文
(四)媒体人及受众方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模式,媒介完全依附于政治,是政治的宣传工具,这个时


(四)媒体人及受众方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模式,媒介完全依附于政治,是政治的宣传工具,这个时期是无视受众的时期。接下来,我国开始从单一的计划经济走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媒介宣传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并开始向受众的文化、生活等需求层面过渡,这一时期是“与受众建立对等交流的时期。九十年代至今是“视受众为上帝”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媒介被视为有利可图的商品,电影、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共同繁荣,广告、票房等成为媒介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抢受众”“抓眼球”成了媒介的生存之道,各媒介间的竞争向白热化发展。
媒介观念的改变,是我国媒介产生“轻浮化倾向”的基础,在这一趋势的蔓延过程中,媒体人与受众则扮演了重要角色。
1.媒体人
一是媒体人新闻价值观的扭曲。媒体人过分迎合与满足受众,使“把关人”职责缺失,所谓“把关人”,即采集、制作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造成新闻人员结构性缺员,于是很多专业素质不强的新闻从业者也得以混入网络媒体,这些人中有些是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有些则对网络新闻的认识不够,为追求点击率等业务业绩不惜牺牲网站的公信力,“对一些格调不高、只具较少社会价值、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进行夸张和炒作,甚至在重大新闻事件上避重就轻,忽略对事件背后深刻社会原因的找寻,过度关注细枝末叶和表面现象,过分追求报道的生动性和趣性,以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眼球。”[14]把受众的作用无限夸大,导致媒介沦为满足受众的工具,争相跟着受众的口走,在内容的取舍上也是任凭受众差遣:受众追星,媒介就以明星为主角;受众想成名,媒介就顺势搭建“选秀”舞台;受众想看奇闻秘事、暴力凶杀,媒介也一满足。媒介放弃了主动权,过滤信息的功能弱化,作为“把关人”的责任也自然而然地丢失了。
二是媒体人对利益追求的极致化,对媒介商品属性的过分重视,使媒介对市场的依赖加深,这个依赖的背后是对受众选择权的重视,对广告商选择权的敬畏,这就使得媒介丧失了主动引导作用。在当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大环境下,这种依赖尤为突出。
三是媒体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网络媒体主要通过广告费用来筹集资金,广告商常以点击率的多少来决定选择哪家网络媒体,投放多少广告费用,这导致媒体人不得不关注新闻的点击率,不得不把文化事业当成“文化工业”来对待。
2.受众
一是受众具有猎奇心理和惰性心理。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人们天生有一种接受“轶闻奇事”的心理趋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受缚于过去政治色彩浓重的信息,转而追求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略显轻松的信息,在竞争型社会的压力下,受众的惰性越来越严重,在选择信息时也往往倾向于那些简单的、肤浅的、轻松的信息,于是,媒体便用戏弄搞笑、调侃玩耍的方式传播信息,同时大张旗鼓地渲染离奇的生活方式、炒作明显的绯闻、报道社会阴暗面,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受众感官。但长久地向受众传递这样的信息,会超出受众的心理承受,使受众出现“审美疲劳”。精神的失落和心灵的空虚使受众迫切地需要某种宣泄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的通道,就如尼采所说的:“人们仿佛害怕自毁于厌倦和麻木,于是唤出一切恶魔,痛苦、愤怒、仇恨、激昂、出其不意的惊吓和令人窒息的紧张,让它们像猎人驱赶野兽一样来驱赶自己。” [15]这就使得媒体以更为煽情、刺激、火爆的新闻内容来“激发”大众的生活欲望,“轻浮化”倾向愈加严重。 论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语言的轻浮化倾向(8):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99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