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雨果生态批评视阈中《海上劳工》解读(2)

时间:2018-05-26 14:37来源:毕业论文
生态批评无疑是将人们忽视的自然又重新放在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来研究,《海上劳工》中处处透漏着对自然的描写,这使从生态批评角度研究该小说


生态批评无疑是将人们忽视的自然又重新放在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来研究,《海上劳工》中处处透漏着对自然的描写,这使从生态批评角度研究该小说有了可能性。正如文克多•雨果所说的:“宗教、社会、自然,这是人类的三种斗争。这三种斗争同时也是人类的三种需要:人要信仰便有了庙宇;人要创造,便有了城池;人要生活,便有了犁和船。然而这三种答案包含着三种战争。在《巴黎圣母院》里笔者说明了第一种天数;在《悲惨世界》中,笔者指出了第二种天数;在《海上劳工》中笔者要揭示第三种天数即自然。这三种命运中无不交织着人类内心的命运,这一最高的天数便是人的心灵。”[3]既然作者在《海上劳工》中揭示的是人类与自然的斗争,这边正与生态批评的主题相符。人类的心灵即人的思想观念也包含了人对自然所持的生态观念,正是这一观念引导者人类产生的各种行为,这些行为无一不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和痕迹。这些都是生态批评要研究的重要的材料,也正是这些材料为生态批评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生态批评视阈中《海上劳工》的生态意识
﹙一﹚《海上劳工》中的生态审美意识
生态审美主要是人们怀揣着对大自然的敬爱与热情,深切体会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大自然原生态的自然物的欣赏。在十九世纪雨果的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思想中含有大量的生态思想。自然美为最美的思想不断地有意无意的从《海上劳工》这部展示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如《海上劳工》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在凹凸起伏的穹窿上,倒挂着又细又长的植物,那些植物的根穿过了花岗岩,伸进了上面的浅水层中,植物的末端不断地坠下一颗颗宛若珍珠的水滴,落入深渊之中,发出柔美的声响。”[3]这么美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完全把人的意识排除在外,只把人作为客观的欣赏者,这种以自然为美的审美情趣的完美体现。没有对自然美为美的意识的作家是无法写出这么美的纯粹的自然景观了,这也是《海上劳工》中体现生态审美的美学特色。
生态审美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单纯的描写、赞美和歌颂大自然的美的思想,从生态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大自然的魅力,而不是如以往作品中描写的大自然一样,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歌颂来表达笔者自身的情感和心态。以往的文学作品中所有的自然景观描写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用景物烘托气氛,或是抒发笔者的心情或是情怀。
生态审美不再仅仅把自然环境作为客体来描写和审视,而是把环境作为与人类平等的地位来欣赏的。《海上劳工》中对大海及多佛尔礁的描写便是笔者无意识的运用了生态审美意识的结果。“除了像两根黑柱般屹立在海上的多佛尔礁,海面平坦如镜。礁石的身上披着海草。陡峭的礁腰部发出甲胄般的闪光,它们仿佛又做好了重新开战的准备。”[3]从这简短的描写中不难看出,笔者没有以以往的人类视角来对大海和礁石进行描写,不是把大海单单作为陪衬的客体,而是把自然看成独立的主体存在,这正符合了生态审美意识中从生命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的,面对自然,把自然从文学工具性的人类观念中剥离出来的本质,这也符合了生态意识以生态整体意识为精神指导的原则。
作者没有把大海孤立的搁置起来,而是把他周围的事物——礁石、地衣、海草等都看成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存在,把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提升到了主体的地位。书中对吉利亚特所见的一座洞窟的描写也体现了生态审美意识:“太阳光透过玻璃似的海水,射进拱门,变成了绿色,宛若毕宿五星放射的光芒。水中闪烁着湿润的光线,仿佛正在融化的绿宝石。洞窟的每个角落,全都染上了一层柔和的海蓝宝石色,显得那般细腻,令人叹为观止。”[3]这些句子单纯的描写着原生态自然物的美,笔者从客观的角度怀揣着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深刻的领略这原生态的自然美,此刻的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存在,小说中主人公忘我的陶醉在这原生态的美色之中,此刻的吉利亚特仅仅只是欣赏自然美的生命体,没有人类中心主义意识的错误引导,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与这绝美的洞窟安静的共现着。吉利亚特以这鲜明的体验性呈现作者的生态审美意识。 雨果生态批评视阈中《海上劳工》解读(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64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