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电子通信 >

心电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proteus仿真(2)

时间:2017-02-13 19:09来源:毕业论文
1.2 心电信号传导过程分析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


1.2 心电信号传导过程分析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心电生理学资料表明,由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身体表面上来,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都发生有规律的电变化活动。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窦房结是心脏的最高起博点(也叫一级起搏点),它发出的激动命令经结间束首先传给房室结(也称第二级起搏点)。房室结向下发出一条传导路,称房室束,它位于室间隔内。房室束往下又不断发左右两个束支,越分越细,最后分别形成互相交织得像网一样的结构,称普肯耶纤文,终止于心肌内。此生物电传递变化十分复杂,呈混沌态,其有序结果通过周围组织传遍全身,使身体各部位出现有规律而各向异性的电变化。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电信号变化曲线,就是目前临床上常规记录的心电图(ECG)[1]。
1.3 心电信号的电特性分析
按照美国心电学会确定的标准,正常心电信号的幅值范围在10μV-4mv之间,典型值为1mV。频率范围在O.05-100Hz以内[2],而90%的ECG频谱能量集中O.25-35Hz之间,心电信号频率较低,大量的是直流成分,去掉直流,它的主要频率范围是O.05-100Hz,大部分能量集中在O.05-40Hz。心搏的节律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心电信号的准周期和随机时变特性。从医学理论和实践可以理解,心电信号受人体生理状态和测量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复杂的形态;同时,个体的差异也使心电信号千差万别。阐述心电信号特征的相关文章和书籍很多,本人在认真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心电信号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微弱性:从人体体表获取的心电信号一般只有10μV-4mV,典型值为1mV。
(2)不稳定性:人体信号处于不停的动态变化当中。
 
(3)低频特性:人体心电信号的频率多集中在O.05-100Hz之间。
(4)随机性:人体心电信号反映了人体的生理机能,是人体信号系统的一部分,由于人体的不均匀性,且容易接收外来信号的影响,信号容易随着外界干扰的变换而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1.4 心电信号的噪声来源
人体心电信号是一种弱电信号,信噪比低。一般正常的心电信号频率范围为0.05-100 Hz,而90%的心电信号(ECG)频谱能量集中在0.25-35 Hz之间[3]。采集一种电信号时,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噪声来源通常有下面几种:
(1)工频干扰 50 Hz工频干扰是由人体的分布电容所引起,工频干扰的模型由50 Hz的正弦信号及其谐波组成。幅值通常与ECG峰峰值相当或更强。
(2)电极接触噪声 电极接触噪声是瞬时干扰,来源于电极与肌肤的不良接触,即病人与检侧系统的连接不好。其连接不好可能是瞬时的,如病人的运动和振动导致松动;也可能是检测系统不断的开关、放大器输入端连接不好等。电极接触噪声可抽象为快速、随机变化的阶跃信号,它按指数形式衰减到基线值,包含工频成分。这种瞬态过渡过程可发生一次或多次、其特征值包括初始瞬态的幅值和工频成分的幅值、衰减的时间常数;其持续时间一般的1s左右,幅值可达记录仪的最大值。
(3)人为运动 人为运动是瞬时的(但非阶跃)基线改变,由电极移动中电极与皮肤阻抗改变所引起。人为运动由病人的运动和振动所引起,造成的基线干扰形状可认为类似周期正弦信号,其峰值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变化的,幅值通常为几十毫伏。
(4)肌电干扰(EMG) 肌电干扰来自于人体的肌肉颤动,肌肉运动产生毫伏级电势。EMG基线通常在很小电压范围内。所以一般不明显。肌电干扰可视为瞬时发生的零均值带限噪声,主要能量集中在30-300 Hz范围内。 心电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proteus仿真(2):http://www.751com.cn/tongxin/lunwen_292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