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机械论文 >

立式数控铣床横向进给系统设计+CAD图纸(3)

时间:2017-05-11 19:49来源:毕业论文
专家预测:数控机床推广应用逐步由经济型向普及型转变。2005年我国数控机床的数控化率为9.5%~10.36%,到2010年将达到16.5%~19.27%,经济型所占比重将减少


专家预测:数控机床推广应用逐步由经济型向普及型转变。2005年我国数控机床的数控化率为9.5%~10.36%,到2010年将达到16.5%~19.27%,经济型所占比重将减少,普及型所占比重将增加,高级型的需求将有所增长。数控机床的应用由单机向单元(系统)方向发展。目前,欧、美、日等国应用DNC已很普遍,柔性制造单元占数控机床销售量的30%以上,而我国FMC、FMS、FML的拥有量还很少,相当于日本80年代水平,占数控机床消费额不到5%。
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是衡量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就企业来说,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数控化设备,以提高技术水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提高数控化率有两个途径:
1)投入巨资购买新的数控机床;
2)对现有的普通化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对拥有300多万台普通机床的我国来说,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无疑是一条简单可行的途径。因此,对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也成了人们近年来研究的课题。
自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问世至今的半个世纪内,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迅速,经历了751代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其中,第一个阶段为NC阶段;第二个阶段为CNC阶段,从1974年微处理器开始用于数控系统,即为第五代数空系统。在近20多年内,在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数控系统大多是这第五代数控系统,其性能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PC微机的发展尤为突出,无论是软硬件还是外器件的进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所采用的芯片集成化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而成本却越来越低,原来在大,中型机上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在微型机上就可以实现。在美国首先推出了基于PC微机的数控系统,即PCNC系统,它被划入为所谓的第751代数控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改型也日益频繁,对机床的性能、精度、自动化程度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为此,许多企业采用自动机床、组合机床和专用机床组成自动或半自动生产线。但是,采用这种自动、高效的设备,需要很大的初期投资以及较长的生准备周期,只有在大批量的生产条件(如汽车、拖拉机、家用电器等工业主要零件的生产),才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70%~80%。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制造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致使机械产品不断改型、更新换代,批量相对减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采用专用的自动机床加工这类零件就显得很不合理,而且调整或改装专用的“刚性”自动生产线投资大、周期长,有时从技术上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采用各类仿型机床,虽然可以部分地解决小批量复杂零件的精度很难达到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特别是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的自动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用于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Parsons)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以数字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简称NC)3坐标直线插补铣床,从而使机械制造业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
1.5 数控铣床的用途
数控铣床是用铣刀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在铣床上,用不同铣刀可以对平面、斜面、沟槽、台阶、T型槽、燕尾槽等表面进行加工,另外配上分度头或回转台可以加工齿轮、螺旋面、花键轴、凸轮等各种成型表面。故铣床的万能性强,应用范围很广。铣床的主要参数是工作台面宽及长度。 立式数控铣床横向进给系统设计+CAD图纸(3):http://www.751com.cn/jixie/lunwen_676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