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中原经济区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

时间:2017-06-17 16:00来源:毕业论文
二、中原经济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一)有关结构性失业的理论 1.结构性失业概念的界定 结构性失业概念存在着不同角度的定义:(1)马克思在《资本论


  二、中原经济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一)有关结构性失业的理论
  1.结构性失业概念的界定
  结构性失业概念存在着不同角度的定义:(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生产力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条件下,工人职能和劳动过程不断发生变革,社会分工也随之变化,劳动力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因此,结构性失业是社会大分工造成的劳动者技能单一的结果 。(2)我国著名经济学者郭继严认为,结构性失业是劳动者的技能、阅历、心态和知识结构与当时当地的空缺岗位不匹配而造成的现象。部分学者则秉持宏观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是结构性失业的诱因。“经济结构的变化需要人力资源的迅速调节,而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结构性特征却与此不协调”。(3)西方最早提出结构性失业观点的托宾和杜生贝,认为这种失业是技能结构的不相衔接所导致的。此外,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许多欧美学者分别从部门、体制机制、社会构成和地区结构等角度扩展了结构性失业的内涵和外延。(4)综合以上三种看法,本文对结构性失业概念进行如下的界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部门的非协调发展、各种体制机制的变革以及生产力进步等因素,工人在自身技能、观念、心理、素质和工作类型等方面的供应和岗位配给不相协调,从而造成了失业问题。这样的失业不同于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因为岗位缺口与供给同时存在。
  2.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机理
  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原因,但究其本质,是供求结构的失衡所导致的。如图1所示,假设理想状态下的经济系统中存在劳动力市场Ⅰ和Ⅱ,两个市场经费成本相同、工资没有弹性,那么该系统就是充分就业状态。PⅠ和PⅡ分别是市场Ⅰ和市场Ⅱ的劳动力需求曲线,SⅠ和SⅡ分别是市场Ⅰ和市场Ⅱ的供给曲线,此时O1O2为劳动力供给总量,等于Ⅰ和Ⅱ市场供给量之和,两个市场的工资率也相等,为SO。
 图1  在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带动下,两个市场需求发生了改变,会出现可能的三种情况:(1)供给总量恒定,需求总量增加,不存在失业。(2)供给总量恒定,需求总量减少,出现了总量性失业。(3)第三种情况比较复杂:如图2所示,Ⅰ市场劳动力需求减少了△PⅠ,需求曲线PⅡ下移至PⅡ1,Ⅱ市场需求增长了△PⅡ,曲线上移至PⅡ1,需求的变动必然导致工资的上涨,劳动力会自由流动到Ⅱ市场,在供给曲线左移至SⅠ1SⅡ1时,工资率下移至S1,此时两个市场将重新回到均衡就业状态 。
然而现实社会中劳动力的流动并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Ⅰ市场供给曲线将一直是S1、不会移动,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工资率SO在需求、供给曲线的相互作用下移至S2,此时不存在失业,但如果工资呈完全刚性,则存在失业。由于前提假设的是劳动力总量不发生改变,由此可知系统中的失业并非是总量过剩造成的,而是Ⅰ和Ⅱ市场供求不一致造成的,所以结构性失业的形成前提为劳动力的不自由流动和地域工资差异。
 图2  (二)中原经济区结构性失业现状概述  
  结构性失业在全国范围内都广泛存在。2005年之前,这种类型失业对河南省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CPER成立后,河南省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此“消”彼“长”,造成了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突出。依据河南省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河南省领取失业金人数57.9万人,2013年达到了59万人。复杂的失业原因中,结构性失业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仅以郑州市纺织机械厂为例:“郑纺机”是郑州的老牌国企,以生产大型纺织机械而著名,2002年实现了股份制改造,2012年改组为恒天重工。此后,厂区以球磨机、选矿设备、汽车起重设备等复合型机械为生产对象。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造成了诸多老职工处于失业和待业的状态,从而产生了结构性失业问题(具体数据见表1)。此类问题在郑州的751大国棉厂等老字号工厂中也广泛存在,如果失业工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中原经济区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93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