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问题研究(3)

时间:2018-10-13 09:39来源:毕业论文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国外研究概况 在土地产权的问题上,国外学者基本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在土地产权清晰的前提下,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会更高。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国外研究概况
在土地产权的问题上,国外学者基本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在土地产权清晰的前提下,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会更高。Demsetz认为,产权越完整,人们对产品归属为己的预期越稳定。 Gavian等认为中国现有土地产权交易含糊不清,会造成人们对稀缺资源的掠夺,这种存在缺陷的土地产权制度必定会降低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Carter 等(Carter and Yao,1996)认为,弱的不完善的土地产权会导致土地的经常调整;Brandt(2002)也曾提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和使用权不稳定,阻碍了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Charles CKrusekopf(2002)也认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稳定是导致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缓慢的主要原因。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者较为系统的剖析了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为此,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应成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2    国内研究概况
(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发展的研究
我国很多学者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陈利根对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宋志红从法律的视角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发展和制度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展望。施建刚等梳理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的过程,探讨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环境的变化,并将其发展过程总结为严禁流转时期;有偿使用、无序流转时期;有序流转、规范探索时期共三个阶段。
(2)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研究
由于受到种种原因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既不同于城市国有土地市场,也不同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其主要是以隐形的灰色市场的方式存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所造成的的同地不同权不同价。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各地开始大力推进新一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2013年,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此项决定一出,意着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有望实现同地同权同价,随即便引起了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高圣平等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现状和入市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虽然部分地区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受到法律的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无法保护土地权利人的相关权益,不仅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建立,也对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产生的负面的作用。夏方舟等研究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各方面作用,并从农民的视角分析其风险,最后提出具体建议。丁琳琳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及经济、社会、政治生态背景进行分析,剖析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的形成与演变机制。
(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研究
在改革试点探索中,各试点由于其背景、政策导向、目的的不同,拥有不同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陈会广等研究发现:各地模式的最大不同正是在于市场替代政府或政府替代市场的程度,由此产生了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并重型多样化的地方制度特征。王佑辉等分别对湖北省、安徽省、南海市、中山市、江苏昆山市、浙江省等地区进行了流转市场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城乡结合部,流转是极其活跃,并将集体建设用地试点特征分为“乡镇企业改制驱动型”、“乡镇政府推动型”、“准国有型”、“经济驱动型”四种模式。满明俊在总结各地流转经验的基础上,将各试点地区的流转模式划分为:以苏州为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以佛山南海为例的市场主导型模式和成都崇州为例的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问题研究(3):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2409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