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日处理8万吨城市污水的处理工艺设计+CAD图纸(5)

时间:2020-09-26 16:48来源:毕业论文
2.1.2 A2/O工艺 A /O工艺它把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都串联起,此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时期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处磷工艺的基础上开发来的。该工艺具有脱氮

2.1.2 A2/O工艺

A² /O工艺它把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都串联起,此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时期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处磷工艺的基础上开发来的。该工艺具有脱氮除磷功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由于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氮、磷的去除,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污水,这是一个高级的双级处理工艺。A/A/O法是两部分合成,它能够同一时间去除氮磷,一个部分是除磷,污水中的磷控制在DO<0.3mg/L状况下,从而放射了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它可以吸收更多的,然后剩余污泥排出了系统外。另外一个部分是脱氮,在缺氧段下需要控制在DO<0.7mg/L状态下,因为还要同时兼顾起氧脱氮菌的作用,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由于被还原到氮气并且逸入到了大气在好氧池中,这是因为它把水中的BOD变成了氢供给体(有机碳源),并且实现了脱氮的目的。为有效去除氮、磷,对一般城市污水来说,COD/TP的值应该介于16至40之间(一般需要>20)。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不会排入湖泊的,但使用深层水或灌溉水的农田后,将去除氮磷的问题放在了之后更新扩建时再来思索,这使其能够节约近期的投资费用。然而它最大的缺点便是需要处理的构筑物较多;而污泥回流量也较大,能量消耗较高。

2.1.3 AB工艺

AB工艺就是吸附-生物降解工艺,在20世纪70年代时,西德亚琛工业大学教授布·伯恩凯在现有Z-A两段活性污泥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上而发现得到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而AB工艺法它和传统活性污泥法不同之处就是,它没有设置初沉池,只是A、B两段而组成的,而A段的污泥负荷很高,主要进行的是吸附去除,而在B段主要进行的是生物降解;这两个部分是互相独立的,可以拥有独立污泥回流系统,从而孕育得到微生物种群能够适应此部分水质特点。但是它的弊端便是经济效益在沼气利用方面较差;污泥回流量大,能耗高;污泥处理、处置难度会高;脱氮除磷效果较差。

2.1.4 氧化沟法

氧化沟工艺,这是在生物处理方法之中的最为典型的,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氧化沟法经常会被运用到。众所周知它的工艺流程简单、管理起来也很方便、而且氧化沟工艺十分安全可靠、更值得注意的是基建投资以及运行费用较低,所以它成为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二级处理工艺。氧化沟处理工艺首先是简化了预处理过程,其次简化了剩余污泥的后处理工艺,由于剩余污泥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会很长,它所排出的剩余污泥能够得到高度稳定,因此可以得出结果就是厌氧消化处理在氧化沟法中不需要,而且剩余的污泥量也在随之较少。此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良好,其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比其他生物处理方法高,仅仅是对脱氮效果影响来说,它可以使氨氮达到了95%~99%的硝化程度,如果在设计恰当、运行良好的条件下氧化沟还可以实现脱氮。氧化沟法确实值得被逐渐推广并且广泛运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去。

2.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综合上述四种处理技术,按照加工效率,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运营成本、运营管理等方面,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现状来处理这类废水的处理,氧化沟工艺确实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工艺,而且很适合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当中技术人员的匮乏而且工作人员操作素质较低,更为重要的便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严重贫乏。而在这种情况下,十分有必要推广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将其逐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氧化沟工艺是最佳方案。首先,当城市生活污水进入到处理厂后便通过了粗格栅来除去了污水中悬浮和漂浮的大块物质。再经过提水泵房提升之后,再通过了细格栅来去除较小的漂浮物。当污水进入到沉砂池后,过滤了污水里砂粒等无机物,然后流到配水井并配水,再经过配水井,水流到了氧化沟,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起来之后再通过好氧、硝化及反硝化使污水中有机物充分降解并达到了脱氮除磷效果,使污水净化。最后氧化沟出水,流向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而下层的污泥再经过系统送至污泥泵房而使污泥脱水。沉淀后的出水经消毒等设施,再进行二次回用或进行外排。 日处理8万吨城市污水的处理工艺设计+CAD图纸(5):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6184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