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农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文献综述(9)

时间:2017-03-06 21:57来源:毕业论文
发酵原料 含水量% 含干物质量% 干麦秆 18.0 82.0 干稻草 17.0 83.0 玉米杆 20.0 80.0 野草 76.0 24.0 鲜牛粪 83.0 17.0 鲜马粪 78.0 22.0 鲜羊粪 80.0 20.0 鲜鸡粪 70.0 30.0 鲜猪


发酵原料    含水量%    含干物质量%
干麦秆    18.0    82.0
干稻草    17.0    83.0
玉米杆    20.0    80.0
野草    76.0    24.0
鲜牛粪    83.0    17.0
鲜马粪    78.0    22.0
鲜羊粪    80.0    20.0
鲜鸡粪    70.0    30.0
鲜猪粪    82.0    18.0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它们把各种固体状或溶解状态的复杂有机物,按照各自的营养需要,进行分解转化,最终生成沼气。
因此,沼气是有机物在一定的温度、浓度、酸碱度和隔绝空气(厌氧)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占55%——70%,二氧化碳占25%——40%,此外还有少量的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和氨。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有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食乙酸产甲烷菌等五大类微生物参加沼气发酵,它们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及对生成条件的要求分成三个阶段。
3.3.1  液化阶段
在沼气发酵中首先是发酵性细菌群利用它所分泌的胞外酶,如纤文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也就是把禽畜粪便、作物秸秆、豆制品加工后的废水等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溶于水的单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
3.3.2  产酸阶段
这个阶段是三个细菌群体的联合作用,先由发酵性细菌将液化阶段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吸收进细胞内,并将其分解为乙酸、丙酸、丁酸、氢和二氧化碳等,再由产氢产乙酸菌把发酵性细菌产生的丙酸、丁酸转化成产甲烷菌可利用的乙酸、氢和二氧化碳。
另外还有耗氢产乙酸菌群,这种细菌群体利用氢和二氧化碳生成乙酸,还能代谢糖类产生乙酸,它们能转变多种有机物为乙酸。
3.3.3  产甲烷阶段
在此阶段中,产甲烷细菌群可以分为食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两大类群,已研究过的就有70多种产甲烷菌,它们利用以上不产甲烷的三种菌群所分解转化的甲酸、乙酸、氢和二氧化碳小分子化合物等生成甲烷。
表3-2发酵原料的产沼气量
原料种类    产沼气量(立方米/吨干物质)    甲烷含量%
青草    630    70
麦秆    432    59
树叶    210-294    58
废物污泥    640    50
酒厂废水    300-600    58
碳水化合物    750    49
类脂化合物    1440    72
蛋白质    980    50
牲畜厩肥    260-280    50-60
3.4发酵类型
3.4.1  沼气发酵投料方式
(1)连续加料发酵:连续发酵是采用连续、定量进料和出料,其特点是进料均衡,能保持稳定的发酵分解速度,对原料利用率高,具有稳定和较高的产气率。畜禽粪便、农产品残留废弃物、加工废水、生活污水等处理常采用这种方式。
(2)半连续发酵:一次性投入较多发酵原料,当产气量出现下降趋势时,再投入新的原料,出旧料,以文持一定的产气率。
(3)批量进料发酵:一次性投入大量发酵原料,产气期间基本上不再添加;当发酵周期结束不再产气时,清除旧料再投入新的发酵原料。这种方式产气不均衡,一般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和以获取肥料、改善环境卫生为主要目的,以及冬季过冷不能产气等情况下采用。 农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文献综述(9):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38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