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氯化钾镀锌添加剂研究(3)

时间:2019-07-06 12:24来源:毕业论文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引进了以苄叉丙酮为主光亮剂的组合添加剂,而在此之前70年代我国依然使用的还是氯化铵氨三乙酸型镀锌方式,由于引进的光亮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引进了以苄叉丙酮为主光亮剂的组合添加剂,而在此之前70年代我国依然使用的还是氯化铵–氨三乙酸型镀锌方式,由于引进的光亮剂组合相比于之前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逐渐取代了氯化铵–氨三乙酸型镀锌。我国第一代添加剂的典型产品有上海轻工研究所研发的101,102镀锌添加剂以及上海永生助剂厂的CT-87耐高温氯化物镀锌添加剂[5]。但是由于组合物中所使用的载体光亮剂多为平平加O或者它的磺化物,因此添加剂的浊点一直比较低,基本不会超过38℃,导致了这类添加剂在夏天无法正常使用,在滚镀过程中也没办法使用的问题,只能在冬季以及挂镀的时候相对比较好用的格局。
到了80年代初,开始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经磺化合成后得到的淡黄色膏体,或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经顺化得到的无色半膏体来作为载体光亮剂,取代平平加0以及它的磺化物,使整个添加剂组合物的浊点上升到了60℃以上,彻底的解决了前面出现的问题,使得这一类光亮剂在一年四季都可以正常使用,同时挂镀和滚镀也都可以很好地使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面上开始出现了以邻氯苯甲醛作为主光亮剂的第二代添加剂组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出光的速率变快,镀层也更加白亮,同时光亮剂的消耗比较以及镀层的脆性都比较低,逐渐的占据了整个市场。但是其缺点还是比较明显,最大的不足就是主光亮剂邻氯苯甲醛的稳定性比较差同时得到的镀层在进行彩色钝化后膜层结合力差容易脱膜,耐腐蚀性也较之前比较差。之后很多的醛类物质开始被开发应用到了光亮剂的组合配方之中,慢慢的醛类衍生物开始成为第三代光亮剂的主要领军人物,它的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向之前苄叉丙酮和邻氯苯甲醛一样在溶解的时候需要用到溶剂,没办法直接溶于水中,其衍生物可以在没有助溶剂的情况下直接溶于水,而且载体光亮剂的用量也相对较少。21世纪初期美国哥伦比亚公司EXTREME 110 钾盐酸性镀锌的工艺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它是一款低泡型的添加剂,在电镀过程中可以加以搅拌产生很少的气泡,而此前国内的钾盐镀锌添加剂都是属于高泡型的,在电镀过程中无法使用搅拌。第三代添加剂在主光亮剂的使用上虽然还是使用芳香酮或者芳香醛以及其衍生物,但是它的载体光亮剂都是低泡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何选择搭配载体光亮剂是第三代添加剂的技术亮点[6]。
而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和突破,市面上也开始逐渐涌现出很多的新型的氯化钾镀锌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类似于镀层耐盐雾性能差,添加剂产生过多分解物以及去除铁杂质的问题。随着第四代水性添加剂的问世,人们逐渐开始对于添加剂的效果向更好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如今许多科学家开始探讨一种无载体光亮剂的研发,这种添加剂使氯化钾镀锌的电流密度、温度范围进一步的变宽。这种全新的光亮剂以及与之搭配的辅助剂均为水溶性的,不含有任何的表面活性剂。在电镀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添加、补加到镀液中,它不会产生泡沫而且易清洗,可节约用水50%至60%,有利于电镀后下一步的出光、钝化工序的进行。对镀液的处理也相对比较简单,不产生泡沫,镀液比较容易过滤,极大地减少了废水的排放且泡沫几乎不会产生;对于水源、土壤的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于第一至第四代添加剂都是相互相通的,可以很好地替代这些添加剂。
1.4  课题主要的技术要求
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氯化钾镀锌液的基本组成和光亮剂的组成并在研究确定的工艺中能镀取结晶细致,光亮平滑的镀锌层。确保镀层和钢铁间结合力好,镀层柔软。同时需要保证镀液的深镀能力和分散能力比较好。有一个比较宽广的工艺操作条件,镀液的各项性能稳定性好。 氯化钾镀锌添加剂研究(3):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354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