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上海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分析(2)

时间:2021-01-06 20:00来源:毕业论文
关于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相关学者对这一领域展开了相应的理论研究。Bekkers(2006)对捐赠行为,不是纯粹的人格和成本决定的,事实上是受到当时捐赠活动的

关于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相关学者对这一领域展开了相应的理论研究。Bekkers(2006)对捐赠行为,不是纯粹的人格和成本决定的,事实上是受到当时捐赠活动的背景或情景的影响也很多。当人们积极参与的公益捐赠有积极规范网络,他们将根据这些规范进行活动。Sargeant道格拉斯(2006)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个人慈善捐赠的行为,结果表明,年龄、职业、收入水平等宗教信仰,将影响个人慈善行为。邓小薇(2008)认为捐赠和其他慈善行动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国家遗产的传统美德。然而,中国居民慈善意识不高。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群体,作为未来社会阶层的支柱,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慈善主要群体。\(2015)指出,慈善是指捐赠者将一定数量的钱,货物或服务提供给需要帮助的。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组织社会资源,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和社会责任,被认为是未来的慈善捐赠潜在的主要群体。李阳,涂涛,王道阳(2011)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大学生捐赠问题的所有方面,包括捐款和捐赠对象的数量、捐赠意图,捐赠的动机,是否匿名捐款,等,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捐赠动机,学生需要扩大富人捐赠的方式,需要建立大学生捐赠的气氛。综合以上学者对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领域的研究理论,可以看到,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积极性受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推动我国慈善捐赠事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的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的积极性,这是今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基本理论

(一)慈善捐赠行为的定义及特点

慈善是指在个人完全自愿的主观意愿支配之下,无偿地将个人所拥有的有价值的金钱、物品以及无形资产等转移给没有利益关系的且需要救助的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慈善具有普遍性、随机性,是一种善心与善举相结合的社会观念与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捐赠行为是个体对他人或者机构无偿地提供物品或者资金资助的行为。它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在人类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捐赠的动机往往是基于情感因素而非物质利益,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情感决策行为。文献综述

所谓慈善捐赠行为,其要旨在慈善两字上,既然冠以慈善之名,就要确立起这样的价值观,即它是秉于捐赠人的好心善意,自觉自愿地将个人所得拿出一部分无偿地献给社会的一种道德行为。慈善捐赠更多的是从爱心、利他主义出发,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因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群而进行的无偿捐赠行为,包括捐赠物品、提供捐款等。

慈善捐赠行为的特点有:一是自愿性。慈善捐赠行为是行为主体的自愿行为,并不是受到外界所强迫而实施的行为。行为主体开展慈善捐赠行为是内心的真实流露,是个人内心真实意愿的流露。可见,慈善捐赠行为具有自愿性特点。二是利他性。慈善捐赠行为往往是为了帮助那些处在困难中的人或弱势群体,让他们能够获得救济,从而坚定信心,及早摆脱困境。从慈善捐赠行为的目的可以看到,慈善捐赠行为具有利他性的特点,也就是有助于他人,对他人能够起到良好的效益。三是无偿性。人们在从事某项行为活动时,往往会获得一定的报酬或是收获。但是,慈善捐赠行为是无偿的行为活动,实施该行为的主体并不是为了获得报酬或是收获,而是无私的去从事该项行为,突出地体现了慈善捐赠行为的无偿性特点。 上海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分析(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789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