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计划一方面从闲暇时间另一方面从闲暇活动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目前在校期间的闲暇生活现状,从家庭背景的影响和同伴群体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相关因素,并以此提出对大学生合理安排闲暇生活的建议。
(二)文献回顾
1.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2.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意义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普遍增加,但增加的时间并没有向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绝大多数的闲暇时间消耗在手机电脑等休闲娱乐项目中,闲暇生活虚度不仅不能促进大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而且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将大学生引入歧途。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了解当下的大学生闲暇时间的拥有量和闲暇活动安排利用情况, 从家庭背景和同伴群体的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闲暇生活利用情况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知识阶层新型劳动力,对整个社会进行科技知识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因而,只有积极探讨影响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因素并从影响因素入手努力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只有如此才能有利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的人力资源提升。
二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及操作化
1.闲暇生活
(1)层次说
美国学者纳什认为闲暇就是业余活动,他按照人们在业余时间内所从事活动的价值,把闲暇分为六个水平层次:①创造性参与活动,如发明、创作等;②积极参与活动本身,如跳舞、运动等;③情感投入观看活动,如看演出等;④被动消极观看活动,单纯寻求轻松、刺激欲娱乐,打发时间,解除烦恼,释放压力,如听音乐,心不在焉翻看小说等;⑤纯官能享受型活动,如酣酒、赌博、沉酒网络游戏等;⑥犯罪等反社会行为。
(2)时间说
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界定,最早由马克思做出解释,他认为闲暇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时间”是满足绝对需要所需劳动时间以外的从事其他活动的剩余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是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发展所需的时间。
本文中对闲暇生活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为闲暇时间的相关情况与另一个重要方面为闲暇活动的相关情况。闲暇时间,主要界定为指除完成大学教学目标所必须消耗的时间、为完成学习任务所消耗的时间以及为例满足人基本的生存条件所消耗的必要时间之外的可以进行完全由自己支配、管理的时间。在文中将闲暇活动分为学校、社团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四个层次。
2.同辈群体
同伴群体又称同辈群体主要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价值观念、喜好和志向相近,并且年龄差异不大、处在相同心智发展阶段的群体。从人际交往的层面说,家庭背景相似、思想观念有较大相似性或者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伙伴,相比较与其他群体的人际交往更容易产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正因为如此同伴群体对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群体内部中的一些消极的思维方式、不良的行为习惯等都可能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水平和层次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次研究中的同伴群体主要指同寝室室友,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离开父母的照顾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同一个寝室的同学作为大学生进入学校首先遇到的特殊同伴群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休闲都有着非常巨大影响。本文主要通过交往对象、闲暇时间的场所、寝室氛围等方面进行研究同伴群体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研究。 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4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