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一、中原文化遗产的概况与电视传播
    (一)中原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
    在研究中原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之前,必须对中原文化遗产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中原文化是指以中原地区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主要以河南省为中心。国务院于2005年12月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定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还包括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传统表演艺术、礼仪与节庆、口头传统和民俗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手工艺技能等”。
    中原文化遗产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激励民族创造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总体特征可以表现为:“根源性、人文性、普世性、终极性、活态性、核心性、丰富性、一体性、散播性、传承性等。对这些特征的总结,便于人们更加准确的掌握中原文化遗产的本体价值”。
        (二)中原文化遗产与电视传播的关系
    电视传播有利于中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在传播的过程中,电视以其传播速度快、声画结合的特点,能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文化遗产,便于受众记忆和传播。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原这片土地上,人们发现了各种形态的文化遗产。河南省文物局在2009年12月27日曾宣布,在曹操高陵就出土很多了金属、陶、石等器具,其中,可复原的遗物约400件,开启了研究曹操及汉魏历史的新的篇章;从少林功夫、太极拳、太昊伏羲祭典、信阳民歌、河洛大鼓等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生活风貌、民俗风情和精神文化价值观,等等。这些文化遗产的发现,经过媒体的宣传报道,不仅向大众传播了文化知识,让其更加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借助电视媒体的优势,用视频的方式将文化遗产的影像资料完整的保留下来。
    中原文化遗产同样也为电视传播提供了新的节目内容和素材。在娱乐节目泛滥的今天,怎样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成为电视媒体人关注的重点,而文化类节目的出现,则为电视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位居中原地区的河南卫视,以河南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出了多个大型的文化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如《华豫之门》、《梨园春》、《武林风》、《汉字英雄》等,这些都归功于河南卫视对本土文化的有效开发。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以《华豫之门》和《汉字英雄》为例来探析中原地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现状。
  1. 上一篇: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问题探析
  2. 下一篇:电视调解节目的发展“瓶颈”及对策分析
  1. 综艺与电影中广告植入的差异性研究

  2. 日本禅宗对产品广告设计的影响

  3. 分析时间管理在交互媒介上的表现

  4. 电视纪录片建构国家形象的认同研究

  5. 弹幕现象初探传播学视角...

  6. 电视媒体节庆活动中的民族艺术传播

  7. 报纸未来发展趋向的预测性研究

  8.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9.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0.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1.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2.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3.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4.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5.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6.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7.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