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第二对轴承
齿轮减速器低速级传递的转矩 ![]()
具体受力情况见图3—2
(1)轴II受力分析
齿轮的圆周力 ![]()
齿轮的径向力![]()
齿轮的轴向力![]()
(2)计算轴上的支反力
经计算得垂直面内 ![]()
      水平面内 ![]()
(3)轴承的校核
初选轴承型号为32928
轻微冲击,查表得冲击载荷系数![]()
①计算轴承A受的径向力![]()
轴承B受的径向力![]()
②计算附加轴向力
查表得3000型轴承附加轴向力![]()
则 轴承A 
,轴承B ![]()
③计算轴承所受轴向载荷
由于
,即B轴承放松,A轴承压紧
由此得 ![]()
④计算当量载荷
轴承A e=0.36,![]()
则 
,
轴承B e=0.36,![]()
则 ![]()
⑤轴承寿命
计算
因
,按轴承A计算![]()

图3—2
(三)第三对轴承
具体受力情况见图3—3
(1)轴III受力分析
齿轮的圆周力 ![]()
齿轮的径向力![]()
齿轮的轴向力![]()
(2)计算轴上的支反力
经计算得垂直面内 ![]()
      水平面内 ![]()
(3)轴承的校核
初选轴承型号为32938
轻微冲击,查表得冲击载荷系数![]()
①计算轴承A受的径向力![]()
轴承B受的径向力![]()
②计算附加轴向力
查表得3000型轴承附加轴向力![]()
则 轴承A 
,轴承B ![]()
③计算轴承所受轴向载荷
由于
,即B轴承放松,A轴承压紧
由此得 ![]()
④计算当量载荷
轴承A e=0.48,![]()
则 
,
轴承B e=0.48,![]()
则 ![]()
⑤轴承寿命
计算
因
,按轴承B计算![]()

图3—3
第四节 设计结果
1. 最终实际传动比 i
| 
 V带  | 
 高速级齿轮  | 
 低速级齿轮  | 
| 
 3.61  | 
 6.316  | 
 3.909  | 
2. 各轴转速n
| 
 
  | 
 
  | 
 
  | 
| 
 271.47  | 
 42.98  | 
 11  | 
3. 各轴输入功率 P
| 
 
  | 
 
  | 
 
  | 
| 
 42.3  | 
 41.04  | 
 39.82  | 
4. 各轴输入转矩 T
| 
 
  | 
 
  | 
 
  | 
| 
 1.488  | 
 9.096  | 
 34.57  | 
5. 带轮主要参数
| 
 小轮直径  | 
 大轮直径  | 
 中心距a(mm)  | 
 基准长度  | 
 带的根数z  | 
| 
 280  | 
 1000  | 
 1451  | 
 5000  | 
 6  | 
6.高、低速级齿轮参数
| 
 名称  | 
 高速级  | 
 低速级  | |
| 
 中心距a(mm)  | 
 355  | 
 500  | |
| 
 法面摸数  | 
 5  | 
 6  | |
| 
 螺旋角  | 
 11.79836  | 
 13.59049  | |
| 
 旋 向  | 
 小齿轮  | 
 左  | 
 右  | 
| 
 大齿轮  | 
 右  | 
 左  | |
| 
 齿 数  | 
 
  | 
 19  | 
 33  | 
| 
 
  | 
 120  | 
 129  | |
| 
 分度圆 直径  | 
 
  | 
 97.050  | 
 203.704  | 
| 
 
  | 
 612.950  | 
 796.296  | |
| 
 齿顶圆 直径  | 
 
  | 
 107.050  | 
 215.704  | 
| 
 
  | 
 622.950  | 
 808.296  | |
| 
 齿根圆 直径  | 
 
  | 
 84.550  | 
 188.704  | 
| 
 
  | 
 600.450  | 
 781.296  | |
| 
 齿 宽  | 
 
  | 
 60  | 
 130  | 
| 
 
  | 
 54  | 
 124  | |
| 
 齿轮等级精度  | 
 6  | 
 6  | |
| 
 材料及热处理  | 
 20CrMnTi,齿面渗碳淬火,齿面硬度58~62HRC  | 
 45钢,调质后淬火,齿面硬度40~50HRC  |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