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下”字句法结构及语义语用分析 第2页      (五)方位名词“下”跟单音节“面、图、表、列、述、如”分别组合成方位名词、形容词等词类,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 
   (28)下面的公式也同样能符合速度不变原理的计算要求。(方位名词;表文章中后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29)下列项目未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准。(形容词;表下面所列举的,起提示作用) 
   (30)两个染色单体分开(下图)……(方位名词;表文章中后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31)下述情况如果确实的话,是否影响到上述答案?(形容词;表下面所列举的,起提示作用) 
   (32)通过协商,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形容词;表下面所叙述或列举的)    
   (辣)介词“以”+下 
   在“介词‘以’+下”结构中,“下”表示位置、数目、等级、年龄等在某临界点之下,也表提示下面要表述的内容,例如: 
   (3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下人才将开始受宠,并“供不应求”:信息业人才、信息咨询员。(表提示) 
   (34)朝廷大臣没有办法,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只好自己去挖野菜。(表等级) 
   (35)地势低平,海拔在50米以下。(表数目) 
   (36)沃特曼奖专门奖励年龄在35岁以下的美国青年科学家。(表年龄) 
   (37)如埃及的尼罗河,从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稳。(表位置)    
   (七)数词“四”+下 
   在“数词‘四’+下”结构中,“下”表示辖域模糊的处所,例如: 
   (38)官军将士听了心惊胆战,哪敢抵抗,纷纷烧掉营寨,四下逃命。 
   (39)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 
   (40)观测者将看到流星接二连三地从某一天区“发射”出,并向四下奔去,这就是壮观的“流星雨现象”。    
   (八)V+下 
   1.单音节V+下 
   在“单音节V+下”结构中,方位名词“下”作动词V的补语,表示已完成的动作状态,例如: 
   (41)将领们听了,个个感动得掉下热泪。 
   (42)忽必烈急着想回去争夺汗位,就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订下了秘密协定。 
   (43)大臣们宣了誓,汉高祖才放下心。 
   (44)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几十万人丧生,这使奥本海默深感内疚。 
   通过语料归纳统计,这类单音节动词还包括如下一些: 
   安凹扒摆败按包播吃布采产沉创打带倒喝 
   咽坐低掉跌定订丢放攻跪横滑画记降结解 
   锯砍刻拉立留流落埋买拿爬拍抛欠切取扔 
   撒吞射设生省剩施收撕跳投蜕拖脱削写卸 
   扎摘掰滴 
   2.在+N+(的+)V+下 
   在“在+N+(的+)V+下”结构中,方位名词“下”是虚化的后置词,与介词“在”构成“在……下”的固定搭配,有时在“V”和“下”之间还出现虚词“之”,整个结构在句中表示条件、前提或原因,例如: 
   (45)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19世纪后期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 
   (46)在天文学发展的促进下,希帕恰斯、梅尼劳斯、托勒密创立了三角学。 
   (47)在熊庆来的培养下,华罗庚后来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48)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 
   (49)在加速器这门“大炮”的猛轰之下,原子核纷纷炸裂,基本粒子世界的大门逐渐敞开。 
   (50)文天祥进兵江西,在各地起义军的配合之下,连续打败元军,收复了会昌等许多县城。 
   在“在+N+(的+)V+下”结构中,“的”字一般都是出现的,即使没出现也可以补上,比如例(48)中的“在他带头提倡下”可以说成“在他的带头提倡下”,因此,此结构就成了“在+N+的+V+下”的固定结构,我们管中间的“N+的+V”叫“名词性偏正结构”,其中的“N+的”是定语。 
   在结构“在+N+(的+)V+下”中,具有V性质的动词有如下一些: 
   指挥坚持支持催促主张倡导指导协调吹动带动推动反对 
   激发配合看护拥护选择驯化冲击打击刺激勾结抵抗烘烤 
   管理治理鼓励带领逼迫反射辐射照射护送教唆陪同衬托 
   护卫威胁照耀提议倡议参与控制统治帮助照明哺育教育 
   养育存在感召压迫领导驱使驱动掩护    
   (九)下+V 
   在“下+V”结构中,笔者通过语料归纳发现:结构中的“V”只能是单音节趋向动词,“下”作“V”的状语,其意义因不同语境而有不同的解释,例如: 
   (51)此时用火将线烧断,两只铁球与连在中间的拉簧将一起下落。(表从高处到低处掉下来) 
   (52)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表由高处到低处去) 
   (53)喜马拉雅运动时,太行山再次抬升,东部地区继续下陷。(表位置相对的向下凹进) 
   (54)边缘翻卷表示已老化,质量下降。(表从优到差或从好到坏) 
   (55)美国大学,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申请入读的人数均告下跌。(表数目由多到少) 
   “下+V”结构中的单音节趋向动词还有如下一些:来、发、移、达、垂、沉、载、跪、坠、挫、放、到、泻、调、落、泄。 
   (十)N+下 
   1.(在+)物质名词+下 
   在“物质名词+下”结构中,方位名词“下”表示在具体物质的下方,其辖域有大有小,有具体的、也有模糊的,例如: 
   (56)塑料棚下的地面是深色的,能大量吸收太阳的热能。(辖域小而具体) 
   (57)桂林山水甲天下。(辖域大而模糊) 
   (58)庞涓死于此树下。(辖域小而具体) 
   (59)有一天,秦桧上朝回家,跟他妻子王氏在东窗下一起喝酒。(辖域小而具体) 
   (60)在这个显微镜下,人们发现了一个由细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微观世界。(辖域小而具体) 
   (61)在阳光下,谷壁显示出不同色彩,景色奇妙无穷。(辖域大而模糊) 
   由此可见,在“物质名词+下”结构中,“下”的辖域的大小、辖域的模糊或具体,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语境中,辖域的大小、模糊或具体都会不同。 
   2.抽象名词+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基于语料库的“下”字句法结构及语义语用分析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