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平行线间所夹的同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2.培养学生的题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探索能力,现学即用能力。 
3.开启学生创新思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平行线与三角形等积问题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寻找题感,理解题意,总结解决此一类问题的通法。 
方法与手段 
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思考,探索,讨论,共同总结。 
板 
书 
设 
计 
探究规律——现学即用 
例1 河北省2003中考26题 总结反思: 
1.⑴ 1.题目特点 
⑵ 2.解决方法 
⑶ 例2 甘肃省2003中考32题 
2.方案 
一.开场点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中考专题复习课,这节课我们研究探究规律型中一小类题目的解决方法。 
二.带问题读题. 
1. 问题: 
⑴揣摩出题者的命题意图,此题要求你做什么? 
⑵你感觉此题主要考查你的哪些能力? 
2.学生读题,交流,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问题答案 
⑴用第一题的思路,方法解决第二题 
⑵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探索能力,现学即用能力。 
三.解决例1中图1问题 
⑵S△ABP 
理由:①平行线间的距离等 
②△ABP和△ABC同底等高 
③S△ABC =S△ABP 
学生总结知识点:平行线间夹的同底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四.解决例1中图2.3问题 
学生读图2.3问题,讨论交流张大爷的具体要求: 
⑴过E点 ⑵直路 ⑶左边与左边原来的面积相等 
方案:⑴连结EC, 
⑵过点D作GF∥EC,交CM于F,交EN于G, 
⑶连结EF, 
EF即为所求直路的位置。 
理由:设EF交CD于点H,由上结论,可知: 
S△ECF =S△ECD , S△HCF =S△EDH 。 
∴S五边形ABCDE =S五边形ABCFE ,S五边形EDCMN = S四边形EFMN 
学生总结:前题的思路,方法,结论应用在后题中。 
五.反思,总结经验 
学生讨论分析此类题目的特征,解决方法。 
题目特点: 
整体性强,前后联系紧密,前题对后题具有指导意义。 
解决方法: 
⑴整体通读全题,现不急着填空,弄明白题目要求。 
⑵学会前方法,思路,找到前结论,运用到后题中。 
辣.练习巩固 甘肃省2003中考32题 
1.学生读题,看此题与上题是否同一类型——从题目特征上看 
2.学生讨论交流解决方法 
⑴通读全题,明白题意; 
⑵学前方法,用到后题中 
3.突破难点 
学生分析前题方法集中体现在哪里?此法分为几个重要步骤,学生自己讲解结论的正确性,同时引导学生与足球单循环赛或握手类比。 
4.用前法解决后题 
引导学生注意和讨论此题中相同的三角形有辣个,故应除以6。 
七.最后,学生把两个题放在一块讨论,感觉题目特征,解决方法,以培养题感。最后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交流。 
初中几何复习教案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