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心理数学实习总结
回想两个月来的实习生活,虽然建群说两个月的实习能学到的东西有限,但仔细查看实习期间的记录,却觉得自己还是收获了太多太多! 
辅导室的成败最重要的是辅导员的态度和经验。 
这一点从带我的周建群老师身上是感受最深的。 
她对孩子出现的各种情况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对家长则朋友般的谈天说地,在不知不觉中把整合心理数学的理念传达给家长。 
孩子们对周老师是喜欢之极,圣诞节送周老师贺卡连我也跟着沾光,元旦岁末联欢周老师收到孩子们的祝福让我看得都眼馋,小点的孩子偶尔还会要求坐在周老师身上数数字! 
家长对周老师也是信任有嘉,除了家里的难事大事会和周老师说,家里的琐碎的小事也会不断跟周老师沟通交流。 
我有幸也跟着华工辅导室的李潇曼和竹叶山辅导室的冷重各实习了一次课,体会到了李老师的细致和冷老师笃定。 
辅导室里有了他们这些辅导员,我才觉得辅导室有了灵魂。 
跟他们实习,我看到了自己的紧张,时不时冒出的价值判断来确定对孩子的接纳程度,还有自己遇到任何阻抗时常常想要逃避的心态。 
成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点也不轻松的。 
觉察到自己的问题,这种收获是看多少书也无法得到的。 
——不要在孩子之间互相对比,这违反了孩子自立自主自尊的学习要求,对自卑的孩子更不可如此 
——整合心理数学的理念需要不断的内化和强化,否则我们自己都会回到原点,这让我想到常鸿老师在督导时说过对家长也要不断强化整合心理数学的理念的重要。 
——实践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知道理念是一回事,把他运用做到则需要不断学习实践 
——心理数学的神奇之一:不用教,孩子就可以学到以前没学到的东西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个别的差异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除了用心:爱心和耐心,还需要多动脑筋、多学习和多交流 
——不断有新情况需要学习,哪怕是做了多年的整合心理数学辅导员都不可能说不学习就能保证能做好所有孩子的辅导。 
——流程是辅导室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但流程要为贯彻理念服务,而不是为了流程而做流程 
——孩子成长的不易和孩子们超强的自我成长的能力 
——家庭对孩子有巨大影响 
——整合心理数学的理念不是僵化的,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配合 
………… 
一条条写下来,只觉得我好像在庆祝自己的丰收!